孩子走丢怎么办?这些方法记下来
时间:2019/11/18 9:09:01来源:湖南正世财务咨询有限公司

夏季,随着人们户外活动的增加,儿童走失的情况也容易发生。万一遇到此类情况,我们能做什么?
1
报警
网上有一种说法,“儿童失踪超过24小时警方才会立案”——这是假的!
孩子失踪后的24小时是黄金寻找期。
发现孩子失踪或走失时,家长应该立即拨打110电话报警,并让一名家庭成员到辖区派出所立案,警方接报后会在第一时间立案调查,不需要等24小时。
2016年5月,公安部上线了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又称“团圆”系统,这是一款全国打拐民警内部使用的软件。一旦有儿童失踪信息发布,该平台可协助公安机关第一时间将儿童失踪信息通过新媒体和移动应用终端,推送至失踪地周边一定范围内,让更多群众准确获取相关信息,及时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尽快破案。
所以要记住,如果发现孩子不见,立刻报警并且去派出所立案。警方接报后会第一时间立案调查,不需要等24小时。
如果是在商场、游乐园等场所,还要第一时间联系工作人员,广播寻人。
2
“十人四追法”
在警方调查寻找的同时,家属也可以发动亲朋,协助查找。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少年儿童犯罪预防专家王大伟有一个“十人四追法”,这个方法简单快速,可以用于寻找走失的儿童或老人。
方法是这样的:
制图:中国新闻网视觉中心
找10位亲戚朋友帮忙,向四个方向寻找。
搜寻分成粗细两层。
粗的搜寻范围在2公里以内,安排4个人(一个方向一个人),沿着大路去追。
细的搜寻还是在2公里之内,但要到主要的火车站、汽车站去找,也是4个人。
另外2人,一人去报警,一人要留在家里,期待孩子自己回家。
提高安全意识
比学会如何找人更重要的是,提高孩子和家长的安全意识。平时要多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并且让孩子具备基本辨别是非的能力。
日常教育
从孩子有认知能力开始,就应该逐渐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识,不能一味要求不与陌生人交谈,否则会过犹不及,关键是要提高孩子的鉴别能力,要学会识别,陌生人当中带有哪些特征的必须要防范,而不是一概而论。
教育孩子不接受陌生人的食品、玩具,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不跟陌生人走,更不能向陌生人吐露自己任何信息。遇到紧急情况,要学会拒绝、学会大声呼救。
这一点,孩子不一定马上能做到,但是家长要长期教导。
外出
平时外出,遇到人特别多的地方,小一点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抱在怀里。大一点的孩子,也要紧紧地抓牢,不要一句“紧紧跟着我啊”就放心大胆地带孩子闯人潮。即使是在人不是很多的地方,家长也不要完全放心大胆地让孩子随便跑。孩子自由活动可以,但是要在家长的视线里。
如果家长不得不暂时离开,那一定要和孩子交代好自己去哪,并叮嘱孩子在原地等候。出门时最好要给孩子穿颜色鲜艳的衣服,这样就算暂时被人潮冲散,也会在寻找过程中减少难度。
此外,最好给孩子随身携带“儿童走失信息卡”,写好详尽的家长的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孩子的姓名以及相关信息。
据民政部去年8月统计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余人,96%的农村留守儿童由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照顾,4%的农村留守儿童由其他亲戚朋友监护。与儿童安全有关的事,再小心也不为过。